少油的牛腱肉塊和洋蔥,加入紅酒燉煮,做成清爽不膩的紅酒燉牛肉。
原本我都用快鍋燉煮牛肉,自從買了牛頭牌電子鍋,燉煮的工作就交給牛頭牌電子鍋。它是不銹鋼內鍋,安全耐用,而且長時間燉煮,不必顧爐火,可以安心去做別的事。牛肉不易爛,需燉煮兩次。我第一次加水清燉,第二次加紅酒、洋蔥一起燉煮。
少油的牛腱肉塊和洋蔥,加入紅酒燉煮,做成清爽不膩的紅酒燉牛肉。
原本我都用快鍋燉煮牛肉,自從買了牛頭牌電子鍋,燉煮的工作就交給牛頭牌電子鍋。它是不銹鋼內鍋,安全耐用,而且長時間燉煮,不必顧爐火,可以安心去做別的事。牛肉不易爛,需燉煮兩次。我第一次加水清燉,第二次加紅酒、洋蔥一起燉煮。
視覺上好似冰淇淋,適合炎炎夏日。
做法:
1. 馬鈴薯水煮熟後,剝去外皮,碾碎
2. 拌入適量橄欖油、鮮奶,直到攪拌覺得柔軟滑順
3. 加入「調味魚卵」拌勻
小撇步:
1. 利用 Fissler 廚房小五金「搗泥器」,把馬鈴薯壓成泥。做芋泥、蕃薯泥、香蕉泥都很好用。
2. 「調味魚卵」已經有調味,若喜重口者可再加適量的鹽。
3. 一般薯泥沙拉會拌入美乃滋,我用橄欖油和鮮奶取代,較清爽。
小卷米粉是台南有名的小吃。
曾經排隊吃過一次,真的是嚐到〝甜頭〞了。
湯頭偏甜,吃不慣;粗米粉似米苔目,不喜歡;用的是中卷,不是小卷。
自己來煮心目中的小卷米粉吧!
我用的是澎湖的小卷和新竹的純米粉,然後不加糖,真的是小卷的天然原味。
水蓮做成水餃餡,不必擠水,也不會一直出水。
水蓮,學名為龍骨瓣莕菜,我們吃的是它細長的莖。 美濃是台灣野蓮的主要產地,美濃當地稱它為野蓮,其發源地是美濃的中正湖。水蓮需要清澈水質才能順利生長,應該是一種很乾淨,又好處理的食材。
一般常見的水蓮料理是水蓮炒豬肉。我則偏愛把它包進水餃,做成水蓮豬肉水餃。看似韭菜餡,但沒有韭菜的重口味。放大看水蓮莖的橫切面是海綿狀,所以有一種特別的口感,而且做成水餃餡不必擠水,也不會一直出水。
這是媽媽教我的包餛飩。
菜肉餛飩餡料的做法:
1. 有機黑葉白菜洗淨瀝乾,用食物調理機絞碎
2. 加鹽拌勻,擠乾水份
3. 加入豬絞肉,加白芝麻油、醬油,拌勻
收到認穀的白米和糙米-from 洄稻佳里,一期稻作
想要料理魚,可是廚房常常沒有蔥、薑。
那就試試西式乾燥香料來紅燒,味道也很不錯!
做法:
1. 冷凍黃魚退冰
2. 黃魚放在大炒鍋,加少量水、米酒、香油、醬油和西式乾燥香料 ( 月桂葉、蘿勒葉 ) ,煮沸後小火燜煮
料理其實不必過於拘泥,有些變通才能 keep cooking 。
我平常的料理,常常是就冰箱、冰櫃裡的食材,變出的即興料理。
平常忙碌的生活,不可能照食譜備好所有的菜,所以要練就「冰箱有什麼,煮什麼」的料理功力。
干貝青醬關廟麵,就是這樣一道就現有食材的即興料理。
食材:冷凍新鮮干貝、青醬、柳松菇、綠竹筍、松子、關廟麵。
Ratatouille 是南法的家常菜,傳統的 Ratatouille 不像電影《料理鼠王》的版本中擺盤那麼精緻。傳統的 Ratatouille 是用大量的新鮮蔬菜和 普羅旺斯盛產的香草,熬煮而成的家常雜燴燉菜,吃起來有蔬菜鮮甜的滋味。但經過熬煮後,賣相和蔬菜口感比較不好,所以我炒過後用烤箱烤熟。
做法:
綠櫛瓜、黃櫛瓜、茄子各一條,切成塊狀。
綠櫛瓜、黃櫛瓜、茄子先在平底鍋加橄欖油和普羅旺斯香料鹽拌炒。
新鮮番茄一個和義大利新鮮番茄醬一起攪打成泥,倒入烤盤。
加入炒過的綠櫛瓜、黃櫛瓜、茄子於烤盤。
灑上普羅旺斯香料,淋上橄欖油。
放入烤箱,175度烤20分鐘。完成了~
Ratatouille 普羅旺斯蔬菜雜燴 -《料理鼠王》的版本
女兒指定我複製動畫片《料理鼠王》做的一道菜- Ratatouille 。
她給我看電影中不到三秒的畫面,我做的還不錯!
料理鼠王小米就是做了這道 Ratatouille 家常菜,讓嚴厲的美食評論家 Ego 回想起小時候對媽媽的回憶,而非常驚豔。
包水餃時,想著鍋貼 .....
立成製麵的人說,水餃皮拉長就是鍋貼皮。
於是把水餃皮兩手一拉,開始包起鍋貼。
煎鍋貼:
1. 平底不沾鍋放些油,排好鍋貼
2. 放水,高度蓋過鍋貼的 1/3 高,蓋上鍋蓋
3. 水快乾時,加一些麵粉水、或蕃薯粉水
4. 延著鍋邊加些油
5. 煎到底部乾、脆,起鍋,完成了
泡菜是市場一位可愛的媽媽自製的韓式泡菜。
試過幾家的泡菜,還是這位媽媽做的味道合我口味。
「猴頭菇」的子實體呈現球形,像是猴子的頭,因而得此名。
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,和熊掌、海參、魚翅並列中國四大名菜。
現在台灣農民用太空包人工培養猴頭菇,所以猴頭菇沒有像古代那麼稀有了。
這個冬天的某一天,市場專賣菇類的老闆送我三顆新鮮猴頭菇。
在我的印象中,猴頭菇是很珍貴的食材,心想老闆人真好。
上班時才受了鳥氣,下班到菜市場竟獲贈三顆猴頭菇。
真是個「職場失意,市場得意」的歐巴桑。
過年後,我買了一包新鮮猴頭菇。正好冰箱有熬好濃濃的雞高湯,加入有人送我的魚翅,煮了這道膠質豐富的猴頭菇魚翅雞湯。猴頭菇吸飽了雞高湯,滋味真的很好。
我很喜歡吃各種菇,我常去的黃昏市場就有一攤專賣各種菇類。
老闆推薦我買巴西蘑菇,吃過後,覺得巴西蘑菇的香氣很特別,有種杏仁堅果的清香。所以這個冬天,如果攤位上有新鮮巴西蘑菇,我都會買兩盒回家煮。上星期買的時候,老闆說是今年種的最後一批了。
我喜歡用簡單的清炒方式料理巴西蘑菇,這樣才能嚐到它的特殊香氣。
做法:
平底鍋加少許橄欖油,放入 巴西蘑菇,加少許海鹽,蓋上鍋蓋悶煮 1-2 分鐘,拌炒一下,即可盛盤。
注意不要煮太久,會影響口感。
沙拉一定是生冷的生菜嗎?冷吱吱的冬天或是在冷氣房的夏天,吃冰冷的生菜沙拉,覺得開始頭痛加胃痙攣了。
第一次在餐廳吃到溫沙拉,真是太開心了,原來也有暖味的沙拉。
我利用現有的食材,做了一道溫沙拉。
年前做香腸時,我又搞怪做了一種西式香草口味的香腸。這款香草香腸和櫛瓜搭配,非常契合。
做法:
1. 香草香腸:豬肉的調味,以威士忌取代高粱酒,並加入乾燥的普羅旺斯香料(羅勒、百里香、月桂葉...)
2. 香草香腸水煮或蒸熟,橫切薄片
3. 黃櫛瓜橫切5mm的薄片
4. 香腸切片和櫛瓜切片交錯擺盤,入烤箱烤150度烤10分鐘
「老鼠肉」(台語), 並不是真的鼠肉,它是指在豬後腿肉內部的一小塊瘦肉,有肉膜包覆,長約 20 公分,因為外形像老鼠而得名。其肉質很軟嫩,非常好吃。一隻豬只有 2 塊老鼠肉。
做法 :
1. 老鼠肉切片
2. 肉片用紅糟醃漬一晚,置於冰箱中
3. 平底鍋兩面煎熟
油飯應該用長糯米,但糯米容易消化不良,所以我改用白米。
做法:
1. 香菇、蝦米、魷魚乾,洗淨後加熱水泡軟後,切丁備用
2. 芋頭切丁,備用
3. 鍋子加多些油,加入肉絲吵到表面變色,盛起備用
4. 鍋中剩下的熱油,放入芋頭丁、香菇、蝦米、魷魚乾,炒一下
5. 鍋中繼續加入水,醬油,和生白米,繼續拌煮
6. 然後放入電子鍋的內鍋,肉絲擺在最上面,按下煮飯鍵 ( 要注意湯汁的量,不夠要再加水 )
粉絲發問說,為什麼我一直做球狀體 ?
經回顧檔案,確實有獅子頭、雞肉丸、魚丸、湯圓都是球狀體。
檢討原因 :
1. 手作食物,球狀體比較容易造型,用雙手即可
2. 冷凍保存,以球狀體較為方便。
其實我還做了其他非球狀體的食物,陸續再貼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