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小時候,餐桌上常有一罐泡著小黃瓜的泡菜。
隔著玻璃罐,觀察小黃瓜變黃,就表示可以吃了。
小心翼翼用乾淨的筷子把小黃瓜夾出來,配稀飯,酸酸、鹹鹹、脆脆的。
記得媽媽的做法很簡單,就是小黃瓜泡在鹽水裡,進行發酵而成。
若泡菜汁沒受到污染,可以一直使用下去,而且泡菜發酸的速度更快,裡面的乳酸菌越多。泡菜汁表面會浮著白色乳酸菌薄膜。
很想知道媽媽做的小黃瓜的泡菜,是屬於哪個地方的做法。
於是上網研究一下,這種泡菜做法比較像四川泡菜。
四川泡菜是把各種蔬菜泡在鹽水裡,加一匙高粱酒,使其進行乳酸發酵。
我記得媽媽在泡菜罐裡,除了小黃瓜,有時還會有長豆角。
想念著,就來做做看。除了小黃瓜,我還加了紅蘿蔔。
泡菜酸酸、鹹鹹、脆脆的。心也酸酸的......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